当前位置:中国社科金融网 >> 文旅纪实 >> 浏览文章

故人回首洞庭西 柳叶青青伴大湖

来源:中国旅游新闻网 发布时间:2020年08月13日 点击数:

一条瑰丽的文化长河,用一千余公里的长度从云贵高原奔向洞庭,这条河叫沅江。武陵山脉绵延四百余公里,在太阳山停止脚步,群山凝气化碧波,这汪湖的名字叫柳叶湖。

青山绿水捧出爱情之湖,也衬托出一个仙气飘飘的柳叶湖。比唐代诗人刘禹锡大六岁的李朝威写下的《柳毅传》,讲述的是湖里小龙女的故事。

明代传说中,砍柴在花山的刘海哥,遇到了狐仙胡大姐。《刘海砍樵》成为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经典传奇。

刘禹锡观晴空一鹤,想起了屈原。屈原在此留下《东皇太一》等名篇,写下“沅有芷兮澧有兰”的句子。“沅芷澧兰”从而演化成优雅常德的代名词。因为有了八百年楚文化的激荡,有了这灵动山水的激荡,让刘禹锡“豪情”满满。

“龙标去后风流歇,梦得来时雅韵和”,诗人喜欢在“半是青山半是湖”的柳叶湖畔吟咏唱和。龙标也就是王昌龄,他经武陵,写下《留别武陵袁丞》等诗句。当年在湘西写下一句“青山一道同云雨,明月何曾是两乡”,今天读来分外温暖。

柳湖酿春色,尽入画卷来。四川合州的廓庵师远禅师,曾是太阳山住持,约在北宋末至南宋初年间,他创作的《十牛图颂》,成为影响世界的禅修作品。明万历年间,柳叶湖畔的髡残,在私家园林濦园受明代戏剧家龙膺的影响决意出家,到南京牛首山幽栖寺,用他寂寞的一生,终成“清代四大画僧”。

光绪三十年,太阳山下白石村白石桥上,十八岁的林伯渠背着行囊,赶往沅江码头,赴日本留学。林伯渠的朋友陈瑾昆,住在柳叶湖的月亮村,祖上陈启迈曾是江西巡抚,与湘军统帅曾国藩意见不合被革职。陈瑾昆也远赴日本留学,开启了他一生的法学研究与实践。1949年,林伯渠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开国大典,红色法学家陈瑾昆也登上天安门城楼,共同见证光辉时刻。而林伯渠的同乡丁玲,也从这里走过。1954年,丁玲游柳叶湖,写下《记游桃花坪》,再现激情燃烧的柳叶湖。

丁玲与沈从文是20世纪著名作家,不约而同地坐上沅江的船。在沈从文的作品中,常德河街在桨声灯影里摇曳,使许多文艺青年的魂儿也随作家的笔触飘荡到湘西的长河里去了。

湖之为湖,纳百川之水。这里有兼收并蓄的文旅格局,这里秉承传统又面向现代。湖南版清明上河图常德河街,湖南最大的汉唐风格建筑群,中国内陆最大的沙滩公园,欢乐水世界与卡乐星球的现代文旅项目,与德国联手打造的德国风情街,高档的傍湖酒店……一家老少在这里度假,其乐融融。

今天的柳叶湖人,正书写着新时代的诗篇,描绘着更加浪漫而优美的画卷。